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论唐汝谔古诗解解诗之特色

来源:数理化解题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有明一代,古诗选本众多,据解国旺博士论文《明代古诗选本研究》统计,明代古诗选本有150种之多[1]。诗歌发展到明代,无论是诗歌内容,还是诗歌体裁,在前代诗人的努力下,都已

有明一代,古诗选本众多,据解国旺博士论文《明代古诗选本研究》统计,明代古诗选本有150种之多[1]。诗歌发展到明代,无论是诗歌内容,还是诗歌体裁,在前代诗人的努力下,都已达到了顶点。如何超越前人,形成自己的诗歌风格,成为明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复古派主张师古,竟陵派、公安派主张师心,其他中间学派则在二者之间摇摆不定。明代人在为自己的诗学主张寻找渊源时,视角都定位在古诗上,所以明代是古诗选本的繁荣期。古诗选本贯彻着编选者的诗学主张,与明代复古与反复古的文学思潮也密切相关,如《古今诗删》代表复古思潮的诗学主张,《古诗归》反映竟陵派的论诗旨意,《古诗镜》则是复古与反复古思潮的综合,试图将各家诗派的诗学宗旨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的主张。《古诗解》①是明代众多古诗选本的一种,虽然它在当时的影响较小,但以串讲方式注解古诗,亦有一定的价值。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古诗解》解诗之特色:其一是标举儒家温柔敦厚之旨,以风格雅正、语含讽喻作为衡量诗歌优劣的标准;其二以寻言观意、知人论世等手法解读诗歌言外之致;其三以注重解题、揭示诗歌主旨等手段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阐发诗意。这些特色不仅贯彻了明代复古思潮的诗学倾向,而且解决了自李善注《文选》以来释事忘义的争端。

一、雅正诗学精神

唐汝谔《古诗解》评解诗歌推崇儒家雅正诗学精神,标举温柔敦厚之旨的诗教观,以风格雅正、得讽喻之旨的标准衡量诗歌的优劣。雅正作为诗歌审美标准,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上推崇儒家诗教观,注重具有规善、讽喻意义的诗歌,而形式上注重诗歌体裁的传统性,以古为雅,追求意旨高远的诗歌创作。《古诗解》凡例提到诗歌选录标准:

是编所选,大都主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而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即亟为收录。[2]320

以此可知,唐汝谔所云体裁古雅者,指的是符合儒家传统诗学观,且具有古人温柔敦厚之旨的作品。唐氏主张以风格雅正,得讽喻之旨的标准衡量诗歌优劣。《古诗解》多次提到“风雅”“风人之旨”,所谓风人之诗,即陈诗以观民风,示不显言之意,内容上注重具有规善、劝讽意义的诗歌,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温柔敦厚是儒家诗教说的核心观点,出自《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3]1609温柔敦厚,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推崇文学创作的含蓄蕴藉之美。

唐汝谔的雅正诗学精神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首先,内容上注重具有规善、劝讽意义的诗歌,推崇儒家诗教观。《古诗解》评语频频出现“三百篇之遗风”“讽喻”“含蓄不露”等字眼,如:

刺而不露,六朝歌之雅淡者。(《鸡鸣歌》)

词若称扬,讥讽之意隐然不露,犹有三百篇之遗风焉。(《陇西行》)

颂而且规,得古人讽喻之体。(无名氏《济济篇》)

含蓄不露,殊得风人言外之致。(江总《闺怨篇》)

休琏之作大都规讽时事,非独百一诗为然。(应璩《杂诗》)

唐汝谔论诗标举儒家温柔敦厚之旨,与其对诗教传统和《诗经》作品的熟稔有很大关系。关于其著述,《明史·艺文志》著录有《四书微言》《毛诗微言》《经史词林》《藜丘馆集》《古诗解》等。唐汝谔少好诵诗,研求数十年,自汉以来诸家之说,皆肆力稽讨以穷其微。关于唐汝谔的文学思想,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唐瞽者汝询”条云:“(唐汝询)仲言之兄汝谔,笃嗜王、李之学,仲言童而习之,故其于诗,未能超诣,盖亦云间流派如此。”[4]527可见,唐汝谔推崇李攀龙、王世贞的诗学思想,接受七子派古体宗汉魏的思想。钱谦益《答唐训导汝谔论文书》一文云:“愿门下于《古诗解》一本古人为解,故而尽削妄庸附会之语,庶几古学粲然复明于世,其为功于斯文也,谁能尚之?”[5]1703可知,钱谦益对唐汝谔《古诗解》一书寄寓了期望,希望其解诗能够得古人之真精神,消除妄庸附会之语,从而为古学复兴于文坛作出贡献。

其次,形式上注重体裁的传统性,以古为雅,追求古朴雅致的诗歌风貌。如:

其文古朴,绝无华体。(汉武帝《秋风辞》)

辞亦逼古。(虎贲郎《射乌辞》)

词义高古。(仲长统《述志诗》)

文章来源:《数理化解题研究》 网址: http://www.slhjtyj.cn/qikandaodu/2021/0708/669.html



上一篇:解题总动员
下一篇:我为书狂

数理化解题研究投稿 | 数理化解题研究编辑部| 数理化解题研究版面费 | 数理化解题研究论文发表 | 数理化解题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理化解题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