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理化解题研究》栏目[05/29]
- · 《数理化解题研究》数据[05/29]
- · 《数理化解题研究》收稿[05/29]
- · 《数理化解题研究》投稿[05/29]
- · 《数理化解题研究》征稿[05/29]
- · 《数理化解题研究》刊物[05/29]
日本词谱研究的新进展评原正树教授编森川竹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虽然中国的词早在唐代就已经传至日本,但相比于汉诗文,日本的填词仍然是一个冷门。花崎采琰曾在《关于填词》中指出日本填词不兴盛的三个原因:“一是句有长短,二是韵分平仄
虽然中国的词早在唐代就已经传至日本,但相比于汉诗文,日本的填词仍然是一个冷门。花崎采琰曾在《关于填词》中指出日本填词不兴盛的三个原因:“一是句有长短,二是韵分平仄,三是喜好风流之士太少。”[1](P3)其中第一、第二个原因乃就词的形式而言,词的句式及韵律比定型诗更为复杂。为促进填词的发展,江户时代的田能村竹田曾依据万树《词律》编写《填词图谱》,为日本填词知识的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正如神田喜一郎所评述的,“不难看出我国当时的词学仍处于蒙昧状态,这是不可否认的。”[2](P142)
填词不兴盛,也必然导致词学研究的滞后。日本大正(1912—1926)以前的词学著作寥寥无几,能够例举的仅有《填词图谱》以及森川竹磎的《词法小论》与《词律大成》。田能村竹田的《填词图谱》曾于民国年间译介至中国,而森川竹磎的两部论著在词学界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神田喜一郎博士在《日本填词史话》一书中曾论及,但或许限于书的内容及体例,未能就森川的词论展开详细论述。风间书房2016年3月出版的萩原正树教授所编《森川竹磎〈词律大成〉原文与解题》可以说是森川竹磎《词律大成》研究的重要成果。
萩原正树教授早年曾从事咏物词的研究,撰写有《王沂孙的咏物词》,收录在王水照、保苅佳昭编选的《日本学者中国词学论文集》中;同时也对柳永进行过相关研究,撰写有《柳永与大晟乐》《柳永与周邦彦》《柳永的科举》《柳永的后半生及他的词》等序列论文。自1992年起,始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词谱研究上来。从最早的《〈钦定词谱〉订误——关于僻调》到《关于杜文澜〈词律校勘记〉》、《关于〈词律〉的四声说》,从《关于森川竹磎的〈词律大成〉》到《森川竹磎的〈钦定词谱〉批判》、《森川竹磎年谱稿》等等,几十篇研究论文始终围绕词谱以及森川竹磎两个关键词展开。《森川竹磎〈词律大成〉原文与解题》可视为教授二十余年研究的一个总结。
该书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前半部分为森川竹磎《词律大成》的原文影印,共有九卷;后半部分为解题,又分为《〈词律大成〉解题》《森川竹磎略年谱》《〈词律大成〉〈词律〉词牌对照表》《〈词律大成〉词牌索引》四个部分。
森川竹磎的《词律大成》最初并不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连载形式发表于鸥梦吟社主宰的《诗苑》杂志上。《诗苑》在当时文人雅士间流行,然而因年代久远,今天已不易得见,遑论研究。此次影印具有汇编性质,将当时因刊载而得以流传下来的残余九卷集中一处,颇有功于词林,正如教授所言:“它的价值今后应该从不同视角重新认识,以本书的刊行为契机,希望国内外研究者能够合理地评价作为词谱的《词律大成》。”[3](P509)
解题部分是该书的精华所在,是教授多年研究的结晶。解题虽然是对书的一种具有介绍性质的说明,但是若没有多年研究心血,是难于作出如此高屋建瓴的论述的。结合教授多年研究成果,细读解题,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引用资料详博。学界早有共识,占有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基础。以《词律》一书为例,目前词学界使用最多的就是由杜文澜、恩锡校刻的《校刊词律》,刊行于光绪二年,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以影印。然而实际上除却徐本立《词律拾遗》、杜文澜《词律补遗》、散附的《词律校勘记》不说,该书对万树《词律》原文已有不少改易或误订。从《词律》的文本源流来说,康熙丁卯(1687)年保滋堂序刊本无疑更具价值,是研究万树词律思想的原始资料。然而此版本在晚清已模糊不清,俞樾在《校刊词律序》中即云:“恩竹樵方伯……每以《词律》一书为词家正鹄,而原版漫漶已甚,乃与筱舫观察重校刻之。”[4](P3)小樽商科大学贵重图书室藏有康熙保滋堂序刊《词律》,字迹清晰。萩原教授曾执教于此,故能细阅此善本。此外又如藉村上哲见而得见日本东北大学狩野直喜旧藏咸丰原刊本杜文澜《词律校勘记》;京大人文研汉籍善本《钦定词谱》影印本早已出版,颇便于利用;立命馆大学所藏中田勇次郎词学文库与村上哲见旧藏词学文库,更是为教授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解题中随处可见对各种词谱、典籍的征引,而这都是建立在对单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需要指出的是,教授对各典籍的版本源流亦多有关注,如明代张綖《诗余图谱》一书,萩原教授首先翻译了张仲谋教授的《关中金鸾校订本〈诗余图谱〉考索》一文,此后又写有《国内所藏稀见〈诗余图谱〉三种考》,因此解题引用能够游刃有余、择善而从。
文章来源:《数理化解题研究》 网址: http://www.slhjtyj.cn/qikandaodu/2021/0708/673.html
上一篇:古诗鉴赏解题的几点注意事项
下一篇:元人诗序之解题与类比刍议